(圖片取自博客來書店)
了解臺灣的歷史,必須「從頭講起」,從頭了解起,我們的視野拉長、拉廣了,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,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獨特,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。
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,而是思考和理解。記誦的歷史,考完就忘記了,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,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,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、面對未來。——作者 周婉窈
歷史,不僅是發生過的事而已,更是與現在和未來連續而無法分割的整體。藉著本書的插畫工作,我才開始認識許多一向視而不見、卻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流。這份成長,並不因此書的完成而結束,卻是要持續一輩子的工作。——繪者 許書寧
說到臺灣史,必然會提及「鄭成功」這個人。先前曾聽人說過鄭成功「相貌不凡」,因為好奇心使然,上網查了鄭成功的畫像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嚇一跳。原來「國姓爺」是個美男子。由畫像來看,鄭成功面目清秀,留著短短鬍子,如果這還不算美男子,可以看看朱元璋的畫像,再來看鄭成功,我想一定有不少人會認為過去的鄭成功根本是今日的金城武。
對於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的史事,歷史課本皆是輕描淡寫,比方影響臺灣深遠的二二八事件,以及戒嚴下的白色恐怖,所言不多。
根據書中的內容,在白色恐怖時期,會根據口供用嚴厲的法條判刑,所有的判決書都將呈請總統批示。為了控制思想,把徒刑改成死刑,輕刑變重刑的情況,或許在威權時代,這種現象難以避免,無形中也把這塊土地做了「再造化」的肅清,因此臺灣有不少以「中正」、「民權」、「民生」等字為名的道路。其實,就是在那樣的時代下所造就的,甚至一直沿用至今。
每個章節後出現的小知識,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歷史事件的細節,而偶爾出現的精緻繪圖也使整本書讀起來生動有趣。
此書除了敘述歷史,還會討論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爭論,令讀者自己思考、探索,用更寬廣的視野看歷史,而不是單方面被洗腦。這才是歷史帶給世人的實質重要性。
想要了解臺灣的歷史,並且練習思考能力,這本書絕對值得閱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